MK体育-红蓝军团集结,决胜时刻即将到来

admin 2 2024-12-22 03:06:26

  2016年就要结束,在这一年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不仅范围横跨多个领域,也更为大众所认识。

  今年是AI60年,而中国人工智能也走过了40年的时间。延续昨天的文章,让我们继续了解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起源、寒冬与机遇,希望粉丝们喜欢。

  转自 2016-12-16 蔡自兴 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作者单位红蓝军团集结,决胜时刻即将到来:湖南省自兴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南大学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

  近年来,每年国内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工智能研究者和高校师生走出国门参加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会议,红蓝军团集结,决胜时刻即将到来他们活跃在国际人工智能合作平台和国际学术舞台上,为发展国际人工智能科技事业做出令国际同行瞩目与赞许的贡献。

  2.8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对人类及其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涉及人类的经济利益、社会作用和文化生活等方面[120,MK体育121]。仅社会影响而言,就包括劳动就业问题、社会结构变化、思维方式与观念、心理上的威胁等。

  1)劳务就业问题。由于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人类进行各种脑力劳动,将会使一部分人不得不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或工种,甚至造成失业(图20)。

  2)社会结构变化。社会结构正在悄然改变,人-机器的社会结构终将被人-智能机器(人工智能)-机器的社会结构取代。从发展的角度看,从医院里看病的“医生”和护理病人的“护士”,旅馆、饭店和商店的“服务员”,办公室的“秘书”,指挥交通的“交通警察”,到家庭的“勤杂工”和“保姆”等,都将由智能机器人取代。因此,人们将不得不学会与智能机器相处,并适应这种变化了的社会结构(图21)。

  3)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变化。一旦智能系统的用户开始相信系统(智能机器)的判断和决定,那么他们有可能不愿多动脑筋,变得懒惰,并失去对许多问题及其求解任务的责任感和敏感性。过分地依赖计算机的建议而不加分析地接受,将会使智能机器用户的认知能力下降,并增加误解。

  4)心理上的威胁。人工智能还使一部分社会成员感到心理上的威胁,或叫做精神威胁。人们一般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感知精神,而且以此与机器相别。如果智能机器的人工智能会超过人类的自然智能,那么人类可能沦为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的奴隶。

  上述这些影响在国内同样存在。针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国内已开展人工智能科技知识的普及宣传。例如,通过视频公开课普及人工智能知识。精品视频公开课是向大学生和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与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讲座,着力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人工智能P K人类智能”和“从自然世界到智能时代”等,在国内网络媒体播出后,反映热烈,深受欢迎,对扩大人工智能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减少人工智能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起到积极引导的应有效果[122]。

  3 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人工智能已取得许多骄人成就,但与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相差甚远,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概括起来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经济效益至上,缺乏远大眼光。

  许多人工智能企业和一些地方政府缺乏远大眼光,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企望1~2年或2~3年内获得明显的经济回报,致使很大一部分人工智能创业企业急功近利,底气不足,发展乏力。需要追求经济效益,但像人工智能这样的高科技产业,或把人工智能技术用于促进其他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其发展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过早追求经济效益。

  2)人工智能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由于国内人工智能起步较晚,未能较早参与相应的人工智能国际技术、专利及标准制定,因此奉上了数额不菲的“学费”。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有很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参与技术研发,并在某些领域处于与国外基本同步甚至领先水平,这对于提升中国在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标准话语权以及市场应用主导权至关重要。但是,中国人工智能的整体能力和水平远未达到通用智能化程度,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明显差距。要在整体上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时日。

  3)国家的决策有待落实于行动。

  中国虽已公布了一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发展规划,如《智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但尚未制定全面发展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上述规划与方案也需要把政策规划转化为行动,变成看得见的效益。

  4)国家资金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前所述,中国已经在许多国家级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项目中,支持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科技项目的研究,而且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不过,与“ 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项目,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相关项目投入相比,国内对人工智能科研和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况且,比起其他项目,人工智能需要研究的问题更多,涉及面更广,难度也更大,需要国家支持的力度也更大。

  5)科研经费分配不够公正。

  长期以来,对科研经费的分配问题不时引发争议。首先,未能把有限的经费用到最重要和最急需的项目上,而是平均分配,致使一些并不急需使用经费的项目与急需重点支持的项目“平分秋色”。其次,有些基金项目“专家组”成员,以权谋私,为本单位申请项目的立项出力,甚至相互勾结,为专家组成员单位获得项目助一臂之力,而许多非专家组单位成员申请的项目就受到不公正待遇红蓝军团集结,决胜时刻即将到来;在一段时间内这几乎成为潜规则。再次,科研经费的评定与使用缺乏有效监督,这些问题在人工智能领域同样存在。

  6)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存在顾虑。

  自人工智能孕育于人类社会母胎之日起,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就引起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与发展表示担忧,担心有朝一日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中最典型的要算史蒂芬·霍金。作为当今世界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他担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制造能够独立思考的机器,最终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霍金说红蓝军团集结,决胜时刻即将到来: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图22)[123]。他的观点引起包括众多民众和一些科技人员的共鸣。当然,社会上也存在另一种观点的,他们认为,尽管人工智能经过6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看得见的未来人工智能的整体水平还难以超越人类智能,还不足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他们主张必须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失时机地研究与制定对策,以消除公众顾虑,确保人类自身安全[124]。

  7)一哄而起可能导致无序竞争。

  有人认为,中国社会存在一种传统文化,即普遍存在“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全国许多地方开发同一产品的现象。这些行为劳民伤财,无法保证产品质量,造成资源和人力的巨大浪费,最终既无经济效益,也无社会效益。以往的大炼钢铁、射流技术、可控硅(晶闸管)器件是这样,现在的汽车生产、机器人产业园、无人机开发等也是如此。当前,不但汽车产能过剩,而且机器人产业园内的多数企业都面临无序竞争的艰难境地,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125]。

  现在,中国人工智能及其产业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值得庆幸的是还没有出现人工智能产业“一哄而起,遍地开花”的现象。人工智能产业的科技起点的门槛比较高,开发创业的难度和风险比较大,有胆识、有基础、有实力的创业者可能要比机器人创业者少,但愿不会重复机器人产业园一哄而起的现象。

  8) 盲目乐观和夜郎自大不利发展。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当前国内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然而,国内有一部分人工智能研究与开发人员却过高地估计成绩,认为国内人工智能已经在很多方面甚至全面超过国际先进水平[126]。

  评价一门学科是否达到与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不但要有客观标准和国际同行普遍认可,而且要有一批令人信服的标志性成果。这里不准备具体讨论或争论这个问题,而是想从国际计算机学科的科技最高奖图灵奖的获奖情况来说明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

  自1969 年以来,美国计算机学会先后举行过48届图灵奖评审与颁奖,图灵奖得主共计64位。其中,美籍华裔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2000年获得图灵奖,他是图灵奖设立48年以来获得该奖项的唯一华裔学者。在64位图灵奖得主中,有12位杰出人工智能专家获此殊荣,当中没有一个是中国人[127,128]。

  中国已数次蝉联国际超级计算机运行速度冠军,值得庆贺;但这不足以说明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许多国内企业巨头的人工智能开发虽然进步很快,成绩可喜可贺,但在总体上也远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际IT 巨头及欧美日发达国家都纷纷投入巨资,力争在本轮人工智能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切不可盲目乐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成绩。

  9)存在以哲学研究代替人工智能研究倾向。

  人工智能有哲学问题需要研究,但人工智能不属于哲学。有些人从信息哲学或其他哲学角度进行人工智能研究,既是需要的,也是值得支持的。不过,长期以来国内存在一种以哲学研究代替人工智能研究的倾向,并过分夸大哲学问题对人工智能的作用,甚至企图以哲学主导人工智能学科,值得警惕[129]。

  需要就人工智能主流问题进行踏踏实实的研究。吴文俊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真正的意图绝不在于口舌之争,在字面上夸夸其谈。真正应该做的事是实干巧干,借计算机时代来临的大好契机,率先在全世界推行脑力劳动机械化,以具体成就和向世人表明我们的主张[44]。

  10)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虽然进行了一些人工智能的国际合作,包括举办人工智能国际会议、出国出席人工智能国际会议和派遣人员参加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研究等。这些合作不仅在规模上需要扩大,而且合作水平和成果也需要提升。应该说,人工智能的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的人工智能国际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红蓝军团集结,决胜时刻即将到来

  4 发展机遇

  中国的人工智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具备诸多发展优势。

  1)国际大势所趋。

  人类社会的信息环境与科技水平已取得了重大进步,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已获得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开始对人类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人-机器二元社会正在逐渐地向人-机器-智能机器三元社会发展[116]。人、机器、智能机器协作与共存将成为人类社会结构的新常态,人、机器、智能机器和谐共存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为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用武之地。纵观国际社会与科技发展潮流,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后继续前行的重要标志,是国际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将引领一轮新的机器革命,促进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为经济复苏与发展注入正能量[130]。这也是中国人工智能遇上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

  2)国家战略驱动。

  回顾国内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和政府对人工智能重视程度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前所述,中央领导人鼓励发展人工智能,习近平、李克强等对中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的发展给予高度支持和明确指示,并提出目标要求;国务院和相关政府部门已制订与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的发展战略规划,如《“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智能制造2025》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国家战略与政府推动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与产业健康发展之源,人工智能如果离开了国家的政策协调,就寸步难行;有了国家的战略支持,就能阔步前进。

  3)国内发展需求。

  发展人工智能是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发展智能产业和智慧经济需要人工智能的持续创新,人工智能产业化是国家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劳动力红利的缺失、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精英人才的需求、关键技术的开发,都需要通过发展来逐一解决。发展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能够实现“机器换人”和产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X”将成为万众创新的新时尚和新潮流。不能说发展人工智能能够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但是可以说人工智能产业能够为解决现有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创造良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人工智能的得力参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重构也为人工智能科技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

  4)智力资源优势。

  尽管中国的人工智能起步较晚,又走过一段很长的曲折发展道路,但在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具备得天独厚的智力资源优势。其一,人工智能重在智能软件,中国人在这方面具有优良传统和特别的智慧。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之父”的吴文俊指出:中国不仅具有作为典型脑力劳动的数学机械化的合适土壤,而且也是各种脑力劳动机械化的沃土。古代中国是脑力劳动机械化的故乡,也是脑力劳动机械化的发源地。它有着发展脑力劳动机械化所需要的坚实基础、有效手段与丰富经验。中国历史上研究数学的“术”方法,与现在研究人工智能的“算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44]。其二,现在中国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网民群体、最大的网民基数和人才基数,形成首屈一指的人工智能群体资源优势。其三,中国派遣的大批出国研究人工智能的“海归”专家,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研究与开发应用的中流砥柱和学科带头人,对人工智能研究开发、产业应用和人才培养极为重要。其四,中国改革开放的优越发展环境,已经并将继续汲引更多的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的海外学子和外国专家前来加盟中国的人工智能建设。处在最好发展机遇期的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与产业,只要制定与执行好人才策略,何惧无人?

  5)产业初步基础。

  与机器人产业相比,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起步很晚,但近年来已在人工智能科研成果及其产业转化上取得长足进展,已与10年前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与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国内外IT 企业不失时机布局人工智能产业。以智能语音产业为例,2015 年全球智能语音产业规模达到61.2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34.2%。其中,中国智能语音产业规模达到40.3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41.0%,远高于全球语音产业增长速度。预计到2016年,中国语音产业规模将达到59亿元人民币[109]。

  中国语音产业规模提升主要源于以下3个原因。首先,政府在智能语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的政策支持,为语音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语音技术提供商不断优化产品性能,进一步深化了智能语音在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其三,4G网络的普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为智能语音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3个原因也是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IT 巨头以智能语音为切入点,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国际上,谷歌、苹果、微软、IBM、Facebook等互联网企业在积极推进智能语音技术研发与应用之后,以此为切入点开始布局整个人工智能领域。国内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小i机器人、思必驰、云知声、华大基因、捷通华声等企业,以智能交互(文本或语音)为切入点,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除了智能语音产业外,中国在自然语言处理的其他方面也有一些创新产品和产业集结。此外,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智能驾驶、智能家居、智能传感器等领域,也已经或正在酝酿产业布局。

  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正在逐步形成中,其规范性也特别需要加强。

  6)金融资本助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空前提高,中国的金融资本实力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已向国内外大量投资。近年来,国内的金融资本市场已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很好的土壤。据最新一期国际金融报报道,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它将像当年互联网的崛起一样,打造一批新的人工智能巨无霸,这些新巨人可能从现有的企业巨头进化而来,也可能从目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甚至个人创客成长而来[131]。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智能机器人的热捧,让股市呈现出难得的大合唱格局。机器人行业2015年的投资水涨船高,机器人产业的融资金额达到2014年的3倍以上。同时,机器人产业的并购金额也逐年攀升,众多上市公司纷纷涉足机器人并购,一些国内企业开始瞄准海外市场,掀起更大规模的并购高潮,中国的代步工具开发商纳恩博全资收购美国自平衡车Segway公司就是一例[132]。

  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进一步落地,中国机器人产业势能将进一步释放。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已有约70家上市公司并购或投资了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项目,其中许多首次涉足机器人业务,而这一数据将在2016 年有望快速被打破。有迹象表明,一旦国家全面出台人工智能战略,国内外金融资本将会以不亚于对智能机器人的热情,投资人工智能产业链。

  让机器模仿甚至超越人的智力行为和思考方式,始终是充满丰富想象与巨大挑战的科学领域,近期无人驾驶及AlphaGo 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进展,激发金融资本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热情。有的科技巨头更是直白地宣称人类社会将从移动互联时代跨入人工智能时代[133]。

  5 发展对策

  针对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基础、存在问题、发展机遇,特提出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战略思考,供讨论与决策参考。

  5.1 出台与实施国家大脑计划

  国务院印发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中已明确提出人工智能为形成新产业模式的11 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等4部门于2016年5月23日联合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38]。根据该方案,未来3年将在3个大方面、9个小项推进智能产业发展。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都将成为发展的重点扶持项目。该实施方案明确未来3年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重点与具体扶持项目,体现出人工智能领域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国家高度重视下,科研投入增加与人才红利注入预期将加速产业变革,如人脸识别、语言识别、智能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拓宽并进一步实现商品化。

  人工智能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借鉴西方先进科技国家的做法,探讨并在适当时机出台与实施中国的国家大脑计划(图23)。

  近年来,美国、欧盟和日本先后启动了投资巨大的大脑计划。2013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大脑基金计划”,将在未来10年投资约45亿美元。分为2个阶段:前5年着重开发探知大脑的新技术,如功能性核磁共振、电子或光学探针、功能性纳米粒子、合成生物学技术;后5年力争用新技术实现脑科学的新发现包括绘制人类大脑动态图。2013年1月,欧盟启动“人类大脑计划”,将在未来10年内投人10亿欧元,研究重点除了医学和神经科学外还有未来计算机技术。2014年4月,日本的脑计划也宣布启动[134]。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有必要汲取欧美日等国的经验教训,跨学科、跨行业讨论论证,集思广益,探讨中国是否需要制订大脑计划?如果需要大脑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时候出台与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大脑计划?“大脑计划”的实施不仅涉及人工智能,而且还与生命科学特别是神经科学密不可分。建议在脑科学领域采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的合作模式,集中优势资源,解决当下最迫切的社会需求,如发展预防和治疗脑疾病的诊疗手段,尤其是神经发育疾病、精神类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早期诊断和干预。主要的研究应聚焦在脑工作原理和与脑重大疾病防治的相关前沿领域上[135]。

  5.2 全面打牢人工智能基础

  人工智能的基础涉及数学、经济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计算机工程、控制论、语言学、生物学、认知科学、仿生学等学科及其交叉。人工智能学科有着十分广泛和极其丰富的研究内容,包括认知建模、知识表示、知识推理、知识工程、机器感知、机器思维、机器学习、机器行为等。不同的人工智能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工智能内容进行研究。例如,基于脑功能模拟、基于应用领域和应用系统、基于系统结构和支撑环境、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机器定理证明、不确定性推理等[1,136]。中国学者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方面已在机器定理证明、分层知识表示与推理、自动规划、虹膜识别、语音识别、可拓数据挖掘、进化优化等方面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但总体上看成果还不够多,面不够广,整体影响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6,55,59,60,63]。

  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是人工智能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只有打牢人工智能基础,才能为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的蓬勃发展与全面升级提供原动力。需要全面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鼓励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重视和加强人工智能前瞻性基础研究,经过长期努力与积累,使中国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走向国际先进行列。

  5.3 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

  应用需求是科技创新的不竭之源,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之源。被称为加速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的“德国工业4.0”,其主题即为3个智能: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智能化生产线,采用智能化管理运营模式,从设计、工艺、生产、服务保障、管理5个方面的智能化入手,最终全面实现智能制造[137]。人工智能技术对智能制造的关键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广至各行各业,这些行业需要各自的人工智能典型产品、项目或系统。例如,对工矿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的智能化开发可包括:1)采用智能机器(含智能机器人)代替危险、有毒、放射性等有害环境下和笨重、单调、高空、粉尘等恶劣条件下的劳动,减轻体力和脑力劳动强度,保护工人健康。2)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厂矿、生产车间、工段和设备的设计,快速优化设计方案,实现生产设计的智能化。3)应用智能化技术,全面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4)开发智能咨询与决策系统,提供生产过程的科学咨询、决策与管理,走向生产和人员管理智能化。5)研发各种专家系统,用于生产规划、生产过程监控与控制、生产系统和设备的智能故障诊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71,138]。

  人工智能开发者要结合各类企业的特点,以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为契机,抓住第二次机器革命的历史机遇,实现“人工智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为经济新常态注入智能化的思路。要提高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开发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产品,避免低水平重复和无序竞争。要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大做强智能产业。人工智能作为高新技术,更需要创新政策机制、管理体制、市场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为人工智能及其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环境,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要出台人工智能应用的鼓励政策,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广和市场开发中,得到国家政策、资金及应用等方面的扶持与支持,加快人工智能新技术尽早从实验室走向应用领域[131]。

  在开发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过程中,要求真务实,有序发展;要谨防“全民动手,遍地开花”。

  5.4 培养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

  人工智能教育是人工智能科技和人工智能产业赖以发展的强化剂和推动力,也是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及人工智能科技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已初步形成学科教育与课程教学体系,已在大学计算机、智能科学技术、电子信息、自动化等专业开设不同层次的人工智能课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存在问题和人工智能的基础建设问题,都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密不可分。只有培养好足够多的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才能保证中国人工智能的顺利发展,攀登国际人工智能的高峰。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以下值得注意的建议。

  1)把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升为国家教育重点。

  不久前的AlphaGo 与李世石的国际围棋人工智能秀,促进中国兴起了一个以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经济社会智能化的浪潮。人工智能人才是人工智能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好发展规划、掌握关键技术、进行推广应用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实现。要适应这一社会需求,全面规划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为中国人工智能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认识,建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制度,全面规划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把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升为国家教育重点(图24)[125]。

  2) 建立与规范各级人工智能教育。

  根据市场需求,全面规范各级人工智能教育,开办一定规模与比例的各类学校,包括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技工学校等;建议国家教育部全面扩大现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支持办好“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加强本科人工智能教学;在部分相关专业设立人工智能研究生培养方向,加强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力度;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科技或科普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课外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搞好人工智能师资培训,提高人工智能教师水平,规范与组织编写各类人工智能教材,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供基本保障[139]。

  3)多模式多渠道培养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

  努力探索通过多模式多渠道培养各类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进行人工智能品牌产品开发和市场化营销,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政府主管部门应当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国营和民营研究所主要进行人工智能产品开发与创新,让人工智能科技人员发挥才智;学校和学院除参与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外,首要任务是提供知识资源,培养各层次的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企业要精益求精进行人工智能产品生产,让人工智能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充分发挥作用。要建立人工智能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各类能工巧匠和大师级精英等人工智能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鼓励从事人工智能学习与开发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进行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创业,对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原型成果给予创业基金支持。

  4)充分利用互联网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人工智能系统的“人工智能+”提供得力的技术保障,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手段。利用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人工智能平台,创建与发展人工智能主流媒体;开发与完善国内人工智能网络教学平台,为各层次人工智能教学提供网络教育服务,为其他课程提供辅助教学工具。

  5.5 深刻认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有些学者或企业家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科技水平已经与美国不相上下。需要科学客观地评估已有成绩,既不要妄自菲薄,又不能夜郎自大。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又要深刻认识差距。过高地估计中国现有人工智能成果既不实事求是,又不利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美国是现在人工智能科技整体水平最高的国家。分析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差距,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许多人工智能界内专家指出: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一直跟踪美国的理论,然后应用并在一些地方有所创新,应用上的追赶很快。但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和美国还是差距很大。

  国内做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很少,这是学术环境问题造成的。例如,美国把脑科学和类脑科学排在研究的最前面,而中国在这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却比较薄弱,在突破和创新上也有所差距。又如,国内在深度学习方面发表了不少论文,但真正有理论上创新或具备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并不多[140]。

  美国人已经在构思下一个人工智能是什么,而国内还没有起步。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这是个难题,牵涉面很广,不是一两个团队投入进去就能解决的。这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内学术评价体系以及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学术评价体系、待遇保障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可能要通过10~20年努力才能在人工智能方面全面赶上美国。

  美国公司会投入大量资金培养一批高端的纯技术人员,从他们博士毕业开始,招聘到公司,并致力于人工智能纯技术研发。这样的一个顶尖精英团队,以科技兴趣和信念为动力进行技术研发,在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遥遥领先世界水平也不足为奇[141]。而在国内,很少有公司会愿意花大笔经费培养这样的纯技术人工智能团队,公司内部也缺乏奖励机制。在国内高校,人工智能的研究水平也与世界领先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5.6 增大研究经费支持力度,科学地合理分配经费

  首先,国家要大幅度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力度,特别要重视对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长期经费支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有基础和有优势的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要吸取以往国家科研与开发经费分配的经验教训,制订完善合理的经费分配原则和办法,采取有效公正措施,解决国家研究经费分配不公的问题,让国家研究经费“物尽其用”,发挥最大的支持与激励作用。

  其次,鼓励民间金融资本对人工智能产业与创业的投资。在当前人工智能热潮的激励下,许多民间资本有意与人工智能产业结缘。巨头与创业公司发力,共助盘活人工智能市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均已布局人工智能领域,资金的注入有望盘活市场。据艾瑞咨询调查,目前已有近百家创业公司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约65家获得投资,融资金额达29.1 亿元人民币。在国家政策支持、应用需求倒逼、技术进步升级和资金注入等因素共同推动下,千亿级市场盛宴正在开启[142]。注意为非公有人工智能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市场准入、审批办照、待遇与服务等方面,提供宽松和良好的服务,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加快非公有经济的发展。

  不过,由于人工智能产业具有应用前景广、科技含量高、投资回报周期长、技术迭代周期短等特点,不少投资者在谈及人工智能技术时直言“看不懂”,令涉足该领域的资本需付出更多智慧。

  他们必须评估所投资的人工智能领域或项目在国内外的技术先进性和商业化应用前景,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长线投资眼光。现在很多投资机构比较关注的是短期投资价值,希望3~5年内能够产生回报,但投资人工智能的项目往往回报周期比较长,能不能在预期内产生回报,就需要进一步去判断[143]。投资人工智能科技与产业,必须三思而行。

红蓝军团集结,决胜时刻即将到来

  在加大人工智能研发支持力度的同时,需要加强研发经费的管理。建议在项目评审与实施过程中实行全程科学管理,加强同行评议特别是经费评审和经费使用管理,杜绝浪费,防止腐败,使有限的经费用在人工智能研发的“刀刃”上,助推人工智能科技和产业强劲发展。

  5.7 建设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平台

  李彦宏曾在2015年全国政协发言中提出:建议搞一个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开发平台[144]。我们姑且不谈这个建议跟“中国大脑”有什么关系,而是想来探讨建立一个全国人工智能的开发大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网络时代,像人工智能这样的高新技术和超大数据科学与产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人工智能通用平台,那要发展是不可想象的。要让科研机构和企业以至个人创客都能公平地在这个平台上做各种各样的创新。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已有了实质性的应用,无论是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多语种翻译、机器学习、智能规划、智能控制,还是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飞行器和水下自主航行器等智能移动机器人,其核心基础技术都是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大数据与云计算开发平台、互联网金融开发平台、智能游戏开发平台、人工智能训练开发平台、智能物流系统开发平台、智能电网、智能服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旅游、专家系统等也需要建设开放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平台,实现资源设施共享,获得人工智能大平台的强力支持[145]。

  中国已拥有极其丰富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资源。随着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成本越来越低,原来计算机不能模拟的许多智力功能现在已经能够模拟了。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一个技术的制高点,中国有能力构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大平台。同时,要认识到,实现全国甚至全球人工智能资源共享、数据共存和数据积累,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与难度的,切不可掉以轻心。

  5.8 抓实人工智能产品的标准化建设

  人工智能产品兼有硬件和软件等,而以软件为其技术核心。以往我国的人工智能产品为数不多,虽然没有国家标准,但影响较小。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迅速崛起,人工智能新产品很可能出现井喷之势。这些人工智能产品可能鱼目混珠,泥沙俱下,不可避免地会掺杂一批伪劣产品,扰乱市场。为保障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政府立法与质量检查部门以及市场管理部门,需要未雨绸缪,不失时机抓紧制订或审定人工智能产品标准,严格产品检查,严禁不合格的人工智能产品投放市场。只有让合格的人工智能制品进入市场,才能维护人工智能高科技的信誉,使人工智能产业形成良性发展,进而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真正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国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支点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擎。

  5.9 发展人工智能文化

  人工智能对人类文化有诸多影响。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改善人类知识、改善人类语言、改善文化生活。需要营造与发展人工智能文化。人工智能知识的普及工作也是人工智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工智能的科学普及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向大众传播人工智能基础知识,让他们客观了解人工智能,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积极支持人工智能。另一方面向广大青少年普及人工智能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兴趣,甚至发现与培养一批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接班人。为此,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工作。

  首先,大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需要加强人工智能的教育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这是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让人工智能成为天使而不是魔鬼,科普工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108]。

  其次,要争取国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建立人工智能科普基地,为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发挥示范作用;鼓励科技人员和各级教师进行人工智能科普创作,支持出版人工智能科普作品,广泛传播与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出版人工智能科普杂志,向青少年介绍国内外人工智能的发展动态、应用示例、科普知识、趣闻轶事;规范与举办各类人工智能科技竞赛和夏令营、冬令营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兴趣;面向全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举办人工智能网络竞赛,营造良好的人工智能生态文化。

  此外,在发展人工智能文化和科技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各级学术团体的作用,让学会组织为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和发展人工智能文化发挥特别作用。

  5.10 重视人工智能社会学研究

  人工智能在给创造者、销售者和用户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就像任何新技术一样,其发展也引起或即将出现许多问题,并使一些人感到担心或懊恼。这些问题涉及劳务就业、社会结构变化、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变化、心理上的威胁和技术失控危险等。社会上一些人担心人工智能技术会抢夺他们的饭碗而导致失业,担忧智能机器人的智慧超过人类而威胁人类安全等。这些都是值得高度关注的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社会问题。

  有必要把人工智能的社会学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都要把人工智能社会学研究纳入相应计划,研究解决对策与办法。人工智能可能出现的一些负面效应或新问题,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金融犯罪(即所谓“智能犯罪”),智能驾驶车辆需要出台相应的交通法规等。因此,需要建立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避免可能风险,确保人工智能的正面效应。只有人工智能应用得好、把握得好,才能确保人工智能不被滥用,确保人工智能是天使而不是魔鬼。

  此外,如前所述,人工智能已使社会结构产生变化,人-智能机器-机器协作与共存将成为人类社会结构的新常态,必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具有跨时代的影响。

  6 结论

  国际人工智能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目前正呈现爆发增长之势。近年来,国内外人工智能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各种人工智能新思想和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更加拓展,人工智能的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但总体上看,人工智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远不足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但是它的社会影响问题应当得到高度重视。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工智能起步较晚,而且走过一段很长的弯路。不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工智能逐步走上发展的康庄大道。如今,中国人工智能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正在酝酿一场重大的人工智能变革与创新,必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历史性贡献。

  作为智能化时代的关键使能技术,人工智能将日益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擎,必将深刻影响国际产业竞争格局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应当以“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和“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为契机,抓住第二次机器革命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为经济的新常态注入智能化思路。要系统谋划,瞄准国际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立足国内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统筹整合国内相关资源,科学设定发展目标。要尊重与探索人工智能发展规律,认清发展形势,发现存在差距,明确努力方向,迎头赶上人工智能的国际先进水平,为国际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中国人应有的积极贡献。

  发展人工智能科技及其产业,开拓者们需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胸怀虚心,树立恒心,锻炼耐心,追求精心,独具匠心,保持细心,让全国人民放心。相信在人工智能发展良机面前,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和人工智能开发者一定能够抓住机遇,创造新的辉煌,迎接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就在大家身旁,人工智能时代就在前面。

  在本文即将脱稿之际,传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表的“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146]。他在大会上提出的5点要求应当成为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中国科技研究探索的指路明灯。让我们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发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向着人工智能科技强国目标不断前进红蓝军团集结,决胜时刻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MK体育-天海客场击败华夏幸福,取得关键胜利
下一篇:MK体育-国际米兰新援助攻首秀,弥补锋线短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