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体育-美斯特里主场大胜,实现连胜
47
2024 / 09 / 06
在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3大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后,特色小镇如火如荼在全国各地开展下来。但在建设特色小镇方面,浙江和贵州是国内较早开始建设特色小镇的省份,并在这里积累青岛黄海主场击败杭州绿城,实现连胜了MK体育丰富实践经验。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出面组织了一场特色小镇的专题发布会,并邀请了浙江、贵州两省特色小镇具体负责人谈了相关经验。
一、浙江发改委副主任、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翁建荣:浙江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
特色小镇是浙江省的一个“大战略”,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八八战略”、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常态下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特色小镇也是浙江工作的一个“大热门”,去年以来,全省上下聚焦特色小镇,加快建设,特色小镇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企业参与建设的热点。特色小镇更是浙江创新的一个“大亮点”,特色小镇赢得了中央主要领导、国家部委和各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持续点赞。特色小镇已成为浙江改革好故事。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浙江特色小镇的情况。
1、浙江特色小镇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创新发展平台。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一个产业园区的一个区,也不是风景区、开发区、高新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产业定位“一镇一业”,突出“特而强”。“特”是指每一个特色小镇都主攻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产业以及浙江的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中的一个产业,而不是“百镇一面”。“强”主要表现为围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原则上要求三年投入30-50亿,培育行业的“单打冠军”。
特色小镇功能集成“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聚”就是特色小镇都有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的聚集。“合”就是四大功能都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而不是简单相加,生搬硬拼。特色小镇的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必须从产业中延伸和挖掘出来,就如浙江的丝绸小镇,它的文化和旅游功能会从丝绸产业中挖掘。
特色小镇形态打造“突出精致”,展现“小而美”。“小”就是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美”就是所有的特色小镇都要建成3A级以上景区,其中旅游类特色小镇要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
特色小镇运作机制是“破旧去僵”,做到“活而新”。特色小镇采用“宽进严定”的创建制,我们不搞审批制,政策上实施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建设上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体制机制非常的活。
2、浙江特色小镇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我省已经公布了两批79个特色小镇省级创建对象,51个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特别是首批37个特色小镇,我们取得了4方面的成效。
一是特色小镇正成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各个特色小镇都成为了创新创业人才的首选地,成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每个小镇都集聚了大量的人才。
二是特色小镇正成为推进项目建设、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首批37个特色小镇吸引了3300多家企业,完成投资480亿,有5个小镇投资已经超过20个亿。
三是特色小镇正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特色小镇为现代创业群体提供了个性化的创业需求供给,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了有效的需求供给,在高质量产品供给上也有了新的作为。
四是特色小镇正成为各级干部积极主动作为的新舞台。特色小镇为浙江干部主动了解新经济、发展新经济、做实新经济提供了有效抓手。
3、建设高质量的特色小镇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新的一年中,浙江特色小镇将从四个“更加注重”推动建设。即:一是更加注重特色打造,加快高端要素向特色小镇集聚青岛黄海主场击败杭州绿城,实现连胜;二是更加注重有效投资,促进特色小镇加快建设进程;三是更加注重示范引领,促进特色小镇齐头并进发展;四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形成特色小镇市场化运作机制。着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特色小镇。
二、贵州省发改委党组成员、总规划师、贵州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美钧:贵州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
非常感谢国家发改委给西部贵州一个机会,在这里给各位介绍贵州的小镇建设情况。贵州山地多、平地少,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城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城镇化率,就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只有40%,还有6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我们的城镇化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绝不能走“摊大饼”的老路,只能立足于贵州山地的实际,体现“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走“蒸小笼、串珍珠”的组团式发展的新路,为此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100个示范小城镇的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建设了一批旅游小镇、白酒小镇、茶叶小镇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实现了各类特色小城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下面我从两方面进行汇报。
1、主要做法。
第一,坚持改革创新,建设活力小城镇,我省把改革作为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同推进小城镇建设。二是加强制度设计,制定了指导小城镇发展的《关于加快100个示范小城镇改革发展的10条意见》和29项配套措施,共下发195项县级经济管理的权限。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实施千名干部助阵工程,通过“学、帮、带”提高小城镇干部的工作能力,与高校、职校进行合作,订单培养示范小城镇建设紧缺人才。四是集聚要素资源,推动城镇周边村庄整合归并,优化行政区划和空间布局,推动土地、资金、外部帮扶的资源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第二,协调推进、精心演绎城乡统筹发展的二重唱。按照“以镇带村、以村促镇”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一个小城镇带动多个美丽乡村建设的镇村联动的发展模式。推进小城镇“8+×”项目建设和美丽乡村“6+X”项目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小城镇。依托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全力打造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地方风物为特色的绿色乡镇,遵循“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基本要求,推动“一镇一风貌、一镇一主业”的建设发展。
第四,坚持民生为本,建设小康小城镇,在全国率先开展以镇为单位,全面小康社会创建工作,制定了《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全面小康统计监测工作实施办法》,建立了以镇为单位,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示范小城镇全面小康的进程。
2、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人口集聚功能显著提升。我省始终把小城镇作为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推动小城镇人口集聚。2015年,100个示范小城镇新增城镇人口10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口8.3万人。城镇规模不断壮大,吸纳人口就业能力大幅度提升。
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我省把提高综合城镇能力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切实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截至2015底100个示范小城镇累计完成项目建设资金1000亿元,建成“8+×”项目4000多个,107个示范小城镇有高速公路或是国省干线联络线进行连接,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8万套。
三是城镇经济实力快速提升,我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镇域经济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劲引擎。2013-2014年,全省示范小城镇工业总产值、旅游总收入、农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了18.5%、21.4%、12.4%和39%。在“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紧紧围绕特色来打造小城镇的升级版,主要依托“五大新型产业”和贵州特色的“六张名片”。重点创建一批更具文化底蕴、民族特色、山地特色和产业特点的特色小城镇,带动全省1262个乡镇同步奔小康。谢谢。
三、浙江杭州市云栖小镇党委书记、杭州转塘科技经济园区管委会主任吕钢锋:云栖小镇的建设经验!
大家好,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杭州西湖云栖小镇的建设情况,如果有机会,欢迎大家能到实地考察指导。
云栖小镇是浙江省首批创建的37个特色小镇之一。小镇位于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杭州市西湖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特色小镇要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要求,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建设以云计算为核心,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硬件产业为产业特点的特色小镇。云栖小镇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是有一个小镇的灵魂人物。云栖小镇有一个名誉镇长叫王坚博士,他非常有名,他是阿里巴巴的首席技术官、阿里云的创始人、中国云计算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云栖小镇主要创建者,正致力于把云栖小镇打造成中国未来创新的第一镇。
二是有一个高端的新兴产业。云栖小镇坚持发展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经济产业,着力打造云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硬件产业。目前已经集聚了一大批云计算、大数据、APP开发、游戏和智能硬件领域的企业和团队。
三是有一个创新的运作模式。云栖小镇采用了“政府主导、民企引领、创业者为主体”的运作方式。政府主导就是通过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打造产业空间,集聚产业要素、做优服务体系。民企引领就是充分发挥民企龙头引领作用,输出核心能力,打造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基础设施,加快创新目标的实现。创业者为主体就是政府和民企共同搭建平台,以创业者的需求和发展为主体,构建产业生态圈。这是云栖小镇最有创新活力的部分。
四是有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云栖小镇构建了“创新牧场-产业黑土-科技蓝天”的创新生态圈。“创新牧场”是凭借阿里巴巴的云服务能力,淘宝天猫的互联网营销资源和富士康的工业4.0制造能力,以及像Intel、中航工业、洛可可等大企业的核心能力,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创新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黑土”是指运用大数据,以“互联网+”助推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科技蓝天”是指创建一所国际一流民办研究型大学,就是西湖大学,现在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办当中。
五是有一个世界级的云栖大会。云栖小镇创建了真正服务于草根创新创业的云栖大会,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云计算以及DT时代技术分享盛会。“2015年杭州云栖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万多名开发者以及20多个国家、3000多家企业参与。
云栖小镇建设仅仅一年,发展非常迅速。2015年实现了涉云产值近30个亿,完成财政总收入2.1个亿,累计引进企业328家,其中涉云企业达到255家,产业已经覆盖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等各个领域。
下一步,云栖小镇将进一步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继续着眼供给侧改革,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加快实施腾笼换鸟,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全力实施“双创”行动,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培育小镇经济。努力把云栖小镇建设成为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示范镇、中国创业创新第一镇,探索出一条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融合发展,产城人文融为一体,体制机制灵活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四、贵州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党委书记刘可立:贵州旧州特色小镇经验!
很荣幸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旧州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有关情况。旧州,地处黔中腹地,始建于1351年,距省会贵阳80公里,距安顺市区37公里,全镇总面积116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38.1%,平均海拔1356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旧州镇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化丰富,是中国屯堡文化的发源地和聚集区之一,是全国第一批建制镇示范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和国家4A级生态文化旅游小镇,被誉为“梦里小江南,西南第一州”。近年来,旧州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有关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的战略部署,立足本地实际,探索山地特色小城镇发展之路,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发挥生态和文化优势,建设绿色旅游小镇。过去,旧州镇是以种植、养殖和加工为主的农业乡镇,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在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镇在山中、山在绿中、山环水绕、人行景中”的规划布局和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先后完成了“土司衙门、古民居、古街道、古驿道”的修复修缮工作,培育了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一个4A级国家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两个特色观光农业示范区。同时加快旅游慢道、旅游小火车、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旧州、天龙、云峰为重点的大屯堡旅游圈,推动了生态旅游与人文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品的业态不断丰富,今日旧州农村变成了景区。2015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近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3亿元,同时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民俗客栈、特色农庄的迅速发展。既解决了农民就业,又拉动了经济增长,2015年解决了镇区和周边乡镇工6千人的务工,其中吸纳异地人民搬迁1千余人就业。
二是探索就地就近城镇化路径,建设美丽幸福小镇。根据旧州镇实际,就地就近城镇化是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必然选择。我们按照国家“3个1亿人”城镇化行动方案和省“5个100工程”建设目标要求,率先探索实践城镇基础设施“8+×”项目建设模式,完善了交通运输、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基础设施,优化了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政企合作、借助外力发展,我们与清华大学城市研究所深度合作,吴良镛院士亲自指导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在浪塘村打造升级版“微田园”,以“万绿城”城市综合合作建设特色产品职工基地,实现示范小城镇订单式生产,城市综合体链条式销售。以葡萄牙里斯本大区维苗苏镇、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结成对子,合作打造特色旅游民居、“山里江南”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向镇区和美丽乡村集中,同时把小城镇建设与异地扶贫搬迁结合起来,将生活在治安条件极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区域的贫困户搬迁,集中安置到镇区附近,并帮助其就业。2015年新建搬迁移民住房500户,计划安置2250人,群镇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35%提升到2015年的45.2%,提高了10.2个百分点。
三是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投融资机制、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试点要求,深化改革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成立了镇级投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各方面投资资金。逐步把旧州镇打造成为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服务农村的重要平台,带动周边的辐射点,建成了连接镇区以安顺中心城区的屯堡大道,改造提升区内路网和对外通道,把周边的双堡、七眼桥、大西桥和刘官、黄腊等乡镇串联起来,形成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镇集群。
四是加快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打造贵州小城镇省级版的排头兵。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抢抓发展机遇,在成功申报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后,着力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古镇。首先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了镇总体规划以及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并委托省规院在全省率先编制了旧州镇“多规融合”规划。其次注重绿色发展的理念,继成功创建生级绿色低碳小城镇后,申报国家级绿色低碳小城镇,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专家验收。最后,树立“一盘棋”思想,把特色小镇建设与全面小康结合起来,按照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统筹镇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融合”的“1+N”镇村联动发展模式,通过特色小城镇建设我们得到了很多实惠。近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3级跳,超过1万元人民币,2015年全镇所有小康监测指标实现程度均达90%以上。谢谢。
来源:招商引资内参
QQ :93628563
微信 ID :Thornton-Guo
手机TEL:17757858957
联系电话 :0574-58585969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